二战德军“警卫旗队”师全史(41):“冒牌”装甲掷弹兵师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装甲掷弹兵师 二战德军“警卫旗队”师全史(41):“冒牌”装甲掷弹兵师

二战德军“警卫旗队”师全史(41):“冒牌”装甲掷弹兵师

2024-06-02 12:52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■1942年7月, “警卫旗队”和“帝国”师的受阅部队经过巴黎的香谢丽舍大道。

1942年10月22日,“警卫旗队”接到命令改编为装甲掷弹兵师。装甲掷弹兵也就是先前的摩托化步兵,即乘坐机动车辆伴随坦克作战的步兵部队。根据希特勒在1942年7月的命令,德军装甲师中的步兵部队逐步改称为装甲掷弹兵,他希望通过重新启用这一代表精锐部队的传统称号来鼓舞士气。后来,这一称谓在全军推广开来,代替了摩托化步兵的称呼。按照德军1942年的正规编制,一个摩托化步兵师下辖三个摩托化步兵团;按照后来的“1943年型装甲掷弹兵师”的编制,一个装甲掷弹兵师下辖一个装甲营和两个装甲掷弹兵团。按常规,“警卫旗队”更名为装甲掷弹兵师后,在编制上除了原有的两个摩托化步兵团改称装甲掷弹兵团外,应另组建第三个装甲掷弹兵团。如果按照1943年的编制,当时的“警卫旗队”则完全不必在编制上做任何改动,因为它已经有了一个装甲营。但是根据改编命令,“警卫旗队”进行了实实在在的“改编”,组建了第三个团,但不是装甲掷弹兵团,而是将原来的装甲营扩编成一个装甲团,即党卫军第1装甲团,原装甲营营长舍恩贝格尔升任团长,下辖两个营,每营三个中型坦克连。

■“警卫旗队”装备的虎式坦克早期型,它 是德军中仅有的几支装备虎式坦克的师级部队之一。

在德军中,一般只有装甲师才辖有一个装甲团,除了极个别例外,如“大德意志”师,装甲掷弹兵师是不辖有装甲团的,但“警卫旗队”是挂着“装甲掷弹兵师”的名号,改成了装甲师,一步到位,实在是名不符实。更让其他陆军部队眼红的是,在11月间,党卫军第1装甲团第1营新编了一个独立第4连,装备着当时德军最强大的“虎”式重型坦克,是德军中仅有的几支装备“虎”式坦克的师之一。此外,“警卫旗队”的炮兵团也扩大为四个营,十二个炮兵连,新增一个自行火炮营。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“帝国”师和“髑髅”师身上。

在国防军将领看来,党卫军的这次偷梁换柱实在是玩得过分,但谁让人家是元首的“御林军”呢?不过,在后来的战斗中,“警卫旗队”和它的兄弟部队也确实没糟踏这个豪华阵容,打出了威风。值得一提的是,装甲掷弹兵的机动工具有两类,一是卡车,二是带有装甲防护的半履带运兵车,只有乘坐后者作战的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装甲掷弹兵。但是,在整个战争期间,德军都没得到过足够数量的装甲运兵车,没有一个装甲掷弹兵师实现完全的装甲化,每师只有一两个营装备了装甲运兵车,其他各营都乘坐卡车。这点即使是“警卫旗队”也不例外,最初该师只有一个营装备了半履带装甲运兵车,就是党卫军第2装甲掷弹兵团第3营,营长就是后来十分出名的约阿希姆·派普(Joachim Peiper)。

■“警卫旗队”师下辖的 党卫军第2装甲掷弹兵团第3营营长约阿希姆·派普,他曾担任希姆莱的副官,是一名年轻的大帅哥。

“警卫旗队”在法国期间并不只是享受温暖的阳光和美食,在1942年11月英美联军在法属北非登陆后,驻法德军迅速出兵,闪电般地冲进维希法国的控制区,占领了法国全境。“警卫旗队”也参加了这一行动,但没有遇到多少抵抗,党卫军士兵们就当是进行了一次武装拉练。随后,“警卫旗队”一面在法国南部执行占领任务,一面继续进行整编。到了1942年12月,“警卫旗队”的实力已是今非昔比,全师共有官兵20844人,包括678名军官和20166名士兵。由于在战争中武装党卫军损失了大批兵员,急需补充,原先严格的征兵标准也日益放宽,“警卫旗队”也终于被允许接受来自德国之外的日耳曼裔志愿者。不过急剧扩充也带来了一个负面影响,就是兵员素质下降,在新补充的人员中有75%缺乏训练。在12月底,“警卫旗队”还奉命抽调了一批老兵作为新组建的党卫军第9“霍亨斯陶芬”装甲师的核心力量,更加剧了这种不利状况。但是,急转直下的战局使“警卫旗队”没有充分的时间训练它的新兵,东线的危机召唤着“警卫旗队”重返地狱般的俄国战场,那些菜鸟们只能在实战中学习如何战斗和生存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